协会秘书处赴东阳考察

4067
2013.05.29

2013年5月28日,协会领导赴东阳考察,图为砖雕工艺大师沈巩强的作品——“福满人间”,东方传统工艺真是博大精深啊!

 

 

      “福满人间”:在一个直径约50厘米的砖球上,雕刻有56只姿势、神态不尽相同的蝙蝠图案。令人叫绝的是,这些“蝙蝠”不是全都雕在砖球表面,而是一层层往里雕,除连接点外,“蝙蝠”之间的泥砖都被挖去,砖球中心也已被掏空,形成镂空效果;从不同角度的空隙处向里看,能数到每一只蝙蝠,最少的4层,最多的竟有7层,构思之巧妙,工艺之精湛,让人啧啧称奇。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蝙蝠是好运和幸福的象征。我这件作品的寓意是,56只蝙蝠象征着56个民族,紧密团结,为祖国带来福气,为全国人民祈福。”沈巩强说,“福满人间”已经耗费了他三个半月时间,严格来说还属于半成品,“现在还有些粗糙,需要进一步烧制、加工才能算得上砖雕艺术品”。

       有着10多年雕塑经历的沈巩强从2003年开始涉足砖雕领域,他回忆道:“当时,有个好朋友在山西大同担任凤临阁重修工程的设计师,工程里有一些砖雕业务,他问我有没有兴趣尝试一下,我说那就试试看。”很快,他向东阳一家砖窑厂借了块场地,拉上一帮以前做雕塑的徒弟、同行,做起了砖雕。几个月后,沈巩强的第一批砖雕作品送到山西大同,得到凤临阁老板的肯定,马上用于装饰墙面。“重修凤临阁历时7年,我也前后为它做了7年砖雕。现在凤临阁已是山西数一数二的大酒店,在那里头能看到我的很多作品。”

         沈巩强说,传统砖雕作品都是平面的,艺术表现形式较为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传播和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砖雕也应有所创新,作品应该更加多元化,我的目标是让它们从墙上‘走’下来,比如制成既美观又实用的工艺品,让更多人知道它、喜欢它”。

 

沈巩强简介:41岁,砖雕师,曾参与重修山西大同的明朝建筑凤临阁。

绝活:东阳砖雕

        传统砖雕是指在青砖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图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砖雕主要用来装饰寺、庙、观、庵及民居的构件和墙面。2009年,东阳砖雕被列入金华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