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湖生态创意城
杭州文博会
第九届深圳文博会将于5月17日至20日举办。由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领队的浙江参展团将在深圳文博会2号馆拥有2200平米的展位上亮相,其中包括浙江三大集团和全省11个市的65家文创企业。据悉,在本届深圳文博会上,全力打造全国文创中心的杭州,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宁波,发力文化产业的温州,湖笔书写文化新篇的湖州,端午文化、中国味道的嘉兴,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块状文化经济崛起的金华、江南文化古城衢州,海洋战略带来发展新机遇的舟山,文化产业扬帆起航的台州,绿谷文化特色彰显的丽水等市均将纷纷亮出各自文创产业特色品牌。
近年来,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将发展文化产业摆上重要战略地位,颁布实施了《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提出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和文化产业发展“122”工程等重要举措,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2012年以来,浙江扎实推进杭州国家级数字出版产业基地、横店影视城重点项目、海宁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实验区等建设,全省文化产业呈现繁荣发展态势。目前,浙江全省文化产业建设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主要特点包括四个方面:
一、集聚发展步伐加快。据统计,浙江拥有各种类型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115个,其中国家有关部委授牌的16个,占比13.91%。如杭州高新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就集聚了130余家国内知名的动漫制作企业,2012年生产原创影视动画作品10300多分钟。同时,杭州、宁波等区域中心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优势凸显,产业实力稳步提升,发展环境不断优化,骨干文化企业逐渐集聚,产业示范、衍生和辐射效应进一步显现。2012年,杭州市文创产业实现增加值1060.70亿元,增长15.6%(按可比价),占全市GDP比重13.59%。宁波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75.5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4.22%。
二、总量规模持续扩大。“十一五”时期,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高出同期GDP增长速度3.4个百分点。2011年全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290.01亿元,占GDP比重为4%,同比增长22.1%,高出GDP增长速度13个百分点。2012年全省文化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据初步估算,2012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1600亿元。浙江省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总额为40.3亿美元,同比增长108.2%,其中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值达32.3亿美元,位居全国第三。据国内权威研究机构测算,浙江省文化产业综合指数和生产力指数继续位列全国第四位,影响力指数名列第三,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和内涵性指数位居全国第六、表征性指数位居全国第七。
三、优势产业逐渐凸现。经过多年培育发展,浙江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数字动漫、文化旅游等产业逐步确立了在全国的优势地位,数字电视、数字出版、移动媒体等新兴文化业态快速发展。2012年,全省新闻出版业总体经济规模连续3年居全国第3位,其中资产总额达1779亿元,营业收入1510多亿元;全省广播影视业实现经营收入237余亿元,增加值96多亿元;全年制作生产电视剧82部2860集,总量居全国第2位,《国家命运》、《向东是大海》、《温州一家人》等主旋律电视剧在央视黄金时段热播,形成重大题材影视剧的“浙江现象”;全年拍摄电影40部,实现电影票房收入13.75亿元,同比增长36.5%。全年共制作原创动画片71部3.64万分钟,占全国总量的11.8%,排名全国第3位。文化旅游演艺业稳居全国前列,宋城景区接待游客量380万人次,《宋城千古情》观众逾300万人;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全年接待游客1177多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78.1亿元,同比增长146.5%。
四、企业实力不断壮大。国有文化集团在全国影响力持续提升。2012年,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实现总销售124.44亿元、总资产93.03亿元,连续四年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浙报集团成为全国第一家经营性资产整体上市的报业集团、和我省第一家上市的国有文化集团,2012年总资产、总收入、利润分别达到47亿元、27.5亿元、2.78亿元。2012年,浙江广电集团实现经营总收入达61.8亿元,同比增长11.2%,综合效益位居全国省级广电集团第1位。同时,浙江省民营文化企业蓬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拥有各类民营文化企业约7万家,投资总规模2000亿元以上,吸纳就业人员75万人以上,涌现出一大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民营龙头文化企业。
此外,浙江的文化企业上市取得突破,浙报传媒、华数传媒、顺网科技、华策影视、宋城股份、华谊兄弟、海伦钢琴、美盛创意、山下湖珍珠等9家文化企业已成功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