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决赛昨落幕
唱念做打,90后,我看行
决赛前最后的定妆
上台前再练一把
下台后观摩对手
昨晚,浙江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决赛在胜利剧院落下帷幕,这是越剧、京剧、昆曲、姚剧、瓯剧、婺剧等多个剧种的演员,近30年来头一回同台PK。
花旦、文丑、武旦、娃娃生、花脸、青衣、小生、武生、老生、老旦……31位来自10多个院团的80后、90后青年演员齐齐上阵,大展拳脚。
诸暨越剧团、永嘉昆剧团等院团更是包了大巴,拉了全团的演员来看戏,可以说除了比赛,这更是一场互相观摩、学习的大赛。
评委很为难,分太难打了
决赛开场10分钟后,一号选手绍兴小百花越剧团的张琳就拿下了9.90分的高分。
接下来的比赛,让坐在评委席上的杨小青、汪世瑜、袁开祥等名家有点为难,“超水平发挥的不在少数,打分太难了。打得太高了,再来一个高手怎么办?打低了,下不了手。”
演员的整体素质都很高,良好的梯队建设,是本次比赛折射出的最让人宽心之处。
在戏曲界混了大半辈子的著名导演杨小青十分激动:“演员的演技、状态都很现代,特别是每个选手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团队在策划,包括编排、服装、化妆等等。”
汪世瑜觉得浙江剧种是遍地开花,“30年来,浙江在人才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这些基本功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少不了几年功夫。”
“在目前的形势下,居然有这么一批优秀的演员,这么肯吃苦耐劳,有好几个演员负伤了,还在台上演出。” 赵麟童同样毫不吝惜他的感动。
演员真养眼,像是超模大赛
昨晚的决赛相当好看,好看的不仅仅是各种韵味的演出,还有演员们。随便拉一个出去,都很漂亮。记者“潜”在后台仔细观察,女选手中有一半的身高接近1.7米,乍一看,还以为是超模大赛。
这些年轻的男生女生,把这次的比赛当做是联谊会,互相认识学习的大好机会,大家都很重视。
浙江昆曲团的武生演员朱振莹为了比赛,竟推迟了婚期。“每天除了排练,还是排练,从早上8点到晚上11点,都在练功,已经闭关练习半个多月,暂别了K歌等一切娱乐生活。” 前天是朱振莹的生日,他却彩排走台一直到晚上11点。
这次比赛竞争非常激烈,除了各地各个剧种的种子选手,最引人瞩目的是两个国家一级演员——张琳、杨霞云。
小生张琳从初赛到复赛,排名一直很靠前,自己刚比完,卸个妆,马上跑到后台看浙江婺剧团的楼胜表演的《临江会》。楼胜就是杨霞云的老公,夫妻两人双双闯进决赛。浙江婺剧团副团长楼晓华告诉记者,团里为了培养这些青年演员,下了很大的功夫,拿杨霞云来说,初赛复赛决赛选的戏都不同,每个戏又请了专门的老师来加工打造,花了大血本。
剧院忙疯了,一直人满为患
这两天,杭州胜利剧院好不热闹。“剧院里的工作人员都在加班,复赛决赛这几天,每天都要上十多个小时的班。”昨天,剧院经理沈振天告诉记者,原本他还担心没有人来看,可从复赛开始,一直是人满为患,不少人还特地找到他,想开个后门来看戏。沈振天说,他一直在推“要看戏,到胜利”,今天这种局面,就是理想中的气氛。
表演是否精彩,听掌声也能听出来,就拿婺剧女武生季灵萃的表演为例,“先是前排观众鼓掌,然后向波浪一样,一波波蔓延到中间,再到后面,然后从后面回溯至前面,最后达成全场爆满的效果。“昨天,资深戏迷老潘如此描述演出的火爆。
翘起大拇指的还有业内人士。
戏剧理论家周冠均说:“培养人才是一个剧种发展的唯一途径,这个大赛,让我们认识了很多优秀的青年演员,对浙江的戏曲来说是件好事。”
浙江省文化厅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婺剧超常发挥,杭剧、甬剧、瓯剧都有良好表现,体现了浙江文化的多样性,我们现在正在考虑怎么把这些好苗子包装起来推出去。”
【编辑:倪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