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杯子历史卷轴

2020-05-15 7535

新石器时代

彩陶觚:

image.png  

大汶口文化的饮酒器。觚本身是饮水、饮酒之器,最早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中期。陶觚从新石器时代一直沿用到商代晚期。


蛋壳黑陶杯:

image.png 

蛋壳黑陶器皿是山东龙山文化特有的标志性陶器,超薄的器壁如同蛋壳一般,“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掂之飘忽若无,敲击铮铮有声”,被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


商-周

铜爵:

image.png 

觥是古代汉族盛酒器。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椭圆形或方形器身,圈足或四足。带盖,盖做成有角的兽头或长鼻上卷的象头状。


战国-汉代

原始青瓷杯

 

image.png 

原始青瓷杯属原始瓷器。敛口,扁鼓形腹,上窄下宽,平底微内凹,器形满饰拍印方格纹,肩部一侧饰一衔环,另一侧饰一扁带状如意形弯曲把柄。施青釉。器形小巧别致。

 

羽觞

image.png 

(觞音如"商")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器具外形椭圆、浅腹、平底,两侧有半月形双耳,有时也有饼形足或高足,考古界亦称其为耳杯。羽觞出现于战国时期,一直延续使用至汉晋,其后逐渐消失。


五代

image.png 

鸟式杯仿汉代铜器式样,敞口微敛,弧壁渐收,高圈足外撇。越窑始自东汉,至唐、五代时是其鼎盛时期,主要烧造青瓷,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成为南方著名的青瓷窑。

 


魏晋南北朝

瓷器为主,除瓷器以外,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是中国玻璃制造和西方玻璃进口到中国的一个重要时期。

黄青釉刻划莲花纹碗 南朝

 

image.png

一种食器。亦作"盌"、"椀"、"埦"、""。洪州窑青瓷碗的基本器形为大口、深腹、弧壁,底有平、圜、假圈足之别,形体变化由矮向高的趋势发展,以南朝、隋代工艺最精。


罗马饮酒玻璃杯

image.png这对玻璃杯大小基本相同,玻璃质,浅黄绿色,壁厚,内有气泡,透明度较差。器形端庄秀美,具有异国风采,是当时中外往来和文明交流的实物见证。


唐代

中国唐以前,南朝饮茶已形成风气,不过仅流行于西蜀和江南地区,而且当时在饮食器皿中尚未明确地分化出专用的茶具来。中唐时,饮茶之风在全国推广,从而出现了专用的茶具:如茶托、茶碗、茶瓶、茶碾、茶罗。唐代的茶一般为绿色,青瓷碗与白瓷碗并重。

 

image.png 

唐秘色瓷

 

image.png 

↑是存世的唐代邢窑茶碗,那时的茶碗直接径在十厘米左右,比今天的茶杯大多了。

唐代的另一种茶杯是托盏,为了防烫手,在茶杯下加了个托盘,后来演变成今天的盖碗。

image.png 

 

北宋

北宋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期,也是传统制瓷工艺繁荣昌盛的时期。当时,制瓷业空前繁荣,大江南北名窑迭起。

 

荷瓣杯

image.png 

天青荷瓣杯,以莲为意,意在取其“出淤泥而不染”之素雅沉静。


拈花佛手杯

image.png 

金线敛口,深弧壁内外施满釉,三乳足翩跹默立,

壁外金线纤若游丝,舒淡相宜,洒脱烂漫勾勒拈花佛手之禅迹,

如小小莲舍,暗藏佛家圆融玄妙。

 

哥窑 

image.png 

北宋 哥釉八方杯

此杯釉色肥厚,金丝铁线明朗,开片密而不乱,充满了生机感,让人爱不释手。据专家介绍,该器型十分少见,目前只知故宫博物院有一只类似的哥釉八方杯

 

image.png 

北宋钧窑莲子杯


 

image.png 

宋代定窑白瓷小杯,杯内有竹丝刷纹,杯外壁从口向下有流釉现象,显所谓的泪痕。


南宋

南宋政权袭故京遗制,龙泉窑异军突起。其制瓷技艺融汇南北,从而突破传统,创新胎釉的配制方法,发明了厚釉技术,成功烧制出粉青、梅子青等精美的釉色,把中国的青瓷工艺推向巅峰。

image.png 

南宋龙泉窑青瓷杯

通体施釉,色呈青灰,开细碎纹片。胎质细腻,色呈青灰,紫口铁足,修足规整。

 

image.png 

南宋龙泉窑青釉八角杯

敞口,深腹下收,圈足,整体呈八棱形,棱角端部微微翘起,观之富有动感,腹部外壁起筋,造型秀巧轻盈,比例协调,线条优美。

image.png 

南宋 龙泉窑黑胎青瓷把杯

直口,浅直腹,矮圈足,上腹部近口沿处置一圆形把手。通体施青灰色釉,釉面布满开片。口沿与足端无釉露胎,胎呈紫黑色。为龙泉窑中的黑胎类产品。

元朝

龙泉窑是中国宋代的名窑,可到了元朝,一向素雅的龙泉窑瓷器却开始崇尚点彩,主要是因为当时审美观念已经有所变化。

image.png 

元龙泉窑青釉高足杯

高足起竹节两道,在形体设计上起到了均衡协调的作用,减弱了头重足轻的感觉。胎体匀厚,圈足底无釉,呈朱红色。通体施青釉,釉面肥润莹洁。整体格调高雅,为元代龙泉窑之佳作。

image.png 

元龙泉窑一束莲纹高足杯

敛口,弧壁,半实足。外壁口沿下刻弦纹三道,足中部饰二道凹弦纹,内底印一束莲纹。施全釉,足端见火石红色。此杯造型规整,装饰简洁,釉质肥厚莹润,属元代龙泉青瓷高足杯中精品。

 

明朝

明代是龙泉窑的暮年之期。而景德镇瓷器产品占据了全国的主要市场,因此,真正代表明代瓷业时代特征的是景德镇瓷器。景德镇的瓷器以青花为主,其它各类产品如釉下彩、釉上彩、斗彩、单色釉等也都十分出色。

明代景德镇瓷器是非常辉煌的,尤其是青花瓷,可以算得上是明代瓷器的代表

image.png 

成化斗彩鸡缸杯是汉族传统陶瓷中的艺术珍品,属于明代成化皇帝的御用酒杯。一组绘雄鸡昂首傲视,一雌鸡与一小鸡在啄食一蜈蚣,另有两只小鸡玩逐。另一组绘一雄鸡引颈啼鸣,一雌鸡与三小鸡啄食一蜈蚣,画面形象生动,情趣盎然,后世多有仿制。

image.png 

 

image.png 

明朝釉里红三鱼纹高足杯

碗撇口,深弧腹,丰底,下承以外撇高足。通体施白釉,釉面泛橘皮纹。碗外壁在白色的釉面上凸起三条红鱼。内底青花双线圈内署青花楷书“大明宣德年制” 双行六字款。


清朝

清朝时期陶瓷文化,汉族劳动人民瓷器烧造水平可谓登峰造极。数千年的经验,加上景德镇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皇帝的爱好与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成就不凡,是悠久的中国陶瓷史上光耀灿烂的一页。


image.png 

白瓷描金鏤空帶托茶杯

外层镂空雕花,于菱形四角点饰金彩,口足间金线四道,竹节把上,每节均饰金纹二道,内层白釉无纹;杯托盘口折沿亦镂空雕花,与杯身相同纹饰,盘内白釉无纹。


民国

民国时期是龙泉窑发展脉络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承前启后。在宝溪、上垟、八都等地的一些制瓷作坊,纷纷仿烧宋元时期的龙泉青瓷,“媲美章生,追步哥弟”,龙泉青瓷的生产步入复苏期。


民国时期龙泉宝溪民窑青瓷杯

高7.2厘米,口径7.7厘米,包浆老润自然,内壁使用痕迹明显


image.png



50-80年代

搪瓷杯

image.png 

搪瓷起源于玻璃装饰金属,珐琅工艺。19世纪中,各类工业的发展,促使钢板搪瓷兴起,开创了现代搪瓷的新纪元。

 

现代

佛心莲自在杯

image.png 

现代工业文明的进步带来了无数新的材料及款式的革新,如玻璃杯、不锈钢、塑料等。但在这个包容性的社会中,有众多人为传统茶具的美丽所折服,又有人为现代快捷品茶所吸引,成为一个消费多元化的社会。